风能利用在德国
本报驻波恩记者方祥生
德国不仅是工业大国,它还是利用风力发电的世界头号风能利用大国。据德国联邦风能协会统计,到今年9月底,德国各地有5850座风力发电设备,装机容量为2565兆瓦,超过美国的1800兆瓦,居世界之冠。 在德国北部风能资源较丰富的石荷州,风力发电已能满足该州电力消耗的12.5%。不久前,我们慕名采访了该州已经运行了十多年的“西海岸风能园”。“风能园”位于海滨小镇马尔纳附近,从汉堡往北约100余公里。远远望去,一排排风车迎风而立,像守卫在海岸线上的哨兵,甚是壮观。 据介绍,“风能园”占地20公顷,1987年初建时安装了30台风车,每台风车的额定功率为25千瓦至55千瓦,“风能园”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。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风车的发电能力。园里最大的V—63型风车的塔高60米,风轮直径63米,额定功率为1500千瓦,等于原来的一个半“风能园”。当然,这样一台设备的投资也不少,要250万马克。 德国是个耗电大国,8000多万人一年要耗电近5000亿度。火车、地铁、洗衣、煮饭,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电,就连偏僻的乡村,农家也都用电炉煮饭。70年代的石油危机,给德国人的震动很大。德国是一个缺乏能源资源的国家,水能已得到较好利用。石油危机后,开始研究如何利用风能、太阳能、地热等再生能源。不过,风能得到较快发展,还是进入90年代以后。各级政府采取了不少扶持政策。为鼓励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,从1990年到1997年,联邦政府拿出了16亿马克。为鼓励风能、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,1994年以来,联邦经济部又拿出1亿马克,扶持了约1.5万个项目,带动了3.7亿马克的投资。此外,联邦经济部还拿出1.4亿马克,向用户免费提供有关咨询。1991年,德国政府还修改了供电法,强制供电公司收购风力电站和太阳能电站发的电,收购价为供电公司平均供电价的90%。目前供电公司向发电厂买电,每度约0.1马克,但风力电站卖给它的电,每度约0.17马克。这一政策出台后,德国各地的风车像雨后春笋般涌现。80年代以前,搞风力发电是出于理想,现在搞风力发电是为了赚钱。一台250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,一年的产出要等于种100公顷小麦。投资风力发电站的农民已越来越多。我的一位农民朋友温特,在5年前就同另两人合伙,投资60万马克,在德国东部自己的农田里建了一个额定功率为270千瓦的风力电站。可惜他那里的风不大,风车一年要“休假”4个月左右。即使这样,每年的发电收入仍在7万马克以上。 虽然德国政府扶持风力发电的政策非常明确,也取得了一定成果。但在各地仍有一部分人反对。反对者的理由之一是到处耸立的风车破坏了自然景观。石荷州的部分县为防止风车随意“冒出”,已规划出“风车用地”。反对者的理由之二是风车有噪音。石荷州已规定,风车和住房之间至少要相距400米,有的地方政府还规定,禁止使用两叶风轮,以降低风车的噪音。反对者的理由之三是风力发电“靠天吃饭”,电力供应不稳定。的确,在德国风力发电不可能取代大电网,它只能是大电网的一种补充。所以,风力电站的电必须卖给大电网,用户再从大电网买电,这才能保障供电的稳定。德国不主张发了电先自己用,剩余的再卖给大电网。 虽说关于风力发电的争论还在继续,但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未来技术,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。据统计,到1997年底,全世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为7800兆瓦。目前,德国已提出施工申请的风力电站的总功率为600兆瓦,美国在建的风力电站有800兆瓦。一些专家预测,到2050年,再生电力将占世界电耗的30—50%。